
近期新型電信網絡詐騙案件頻頻高發,為了有效地防范和打擊網絡詐騙行為吳中區反詐中心老師為蘇州豪景的員工進行反詐知識宣傳,加強全民反詐意識,保護自身財產安全。
老師從反詐宣傳的角度出發,為大家提供了幾項反詐實用真實案例,讓大家引起重視和警惕,促進反詐教育。

一、假冒客服電話

您是否接到過一些自稱是銀行、支付寶、微信客服的陌生電話,對方自稱發現您的賬戶有異常,要求您提供個人賬、密碼等信息或者轉賬保護賬號等。這種常見的詐騙手段,涉及到個人私密信息等敏感數據,特別是驗證碼,一定不能泄露。

詐騙分子以無抵押、低利息貸款等誘餌,以擔保費、手續費、刷流水等幌子,或者網上冒充貸款公司客服以代收還款為借口,騙取錢財。

詐騙分子電話冒充通信管理局、社保局等國家機關人員,以身份證、銀行卡、電話卡涉案為由轉接到 “外地公安民警” 后,再以需核查資金為借口,詐騙錢財。

詐騙分子QQ(微信)冒充親戚、朋友、同學、子女等,以交學費、看病、還款、充值等急用錢為由,要求轉賬匯款,騙取錢財。
五、十一長假期間還出現了“新型蟹卡詐騙”手段

詐騙分子通過郵寄一張大閘蟹兌換卡和一封自稱某平臺的信,信中稱為了回饋用戶,贈送大閘蟹兌換卡,可以線上掃碼提貨,掃完后會有一個自稱客服的的工作人員發給你一個二維碼,讓你進行掃碼入群,隨后進行詐騙。
新型騙局中,不法分子大范圍的投遞大閘蟹兌換卡、濕巾、手機支架等,已領獎為由,引導受害者掃碼進群,實施刷單詐騙。
因此,大家在收到不明快遞時一定要牢記:登錄官方網站查看物流信息和快遞員信息,電話聯系快遞員。對于來路不明的快遞,要堅持驗證快遞員身份和包裹內物品。切勿掃描不明包裹內的二維碼卡片,也不要點開陌生鏈接填寫銀行卡、身份證、手機號等個人信息。當有陌生來電準確說出你的個人信息,并告知有緊急事宜需處理、或有禮品需收取時,請保持冷靜并通過官方途徑進行核實,果斷拒絕一切個人隱私信息泄露。

END
防止被騙請從保護自身信息開始!

